上莊子「人間世」之課程摘要
「夫道不欲雜,雜則多,多則擾,擾則憂,憂而不救。」
如果有什麼事情在煩你的話,我不理它會不會死?如果不會死就不要理它…你能不煩才是最好,那個事情反而不是那麼重要!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是你要煩,那才是你的事。如果你不煩,那就是他的事。個人煩個人的事就好了。
最重要的事情是讓你的心情好起來,心情不好,那就做什麼事都不會好。基本的內在環保,有好的內在才會有好的外在。
「古之至人,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。所存於己者未定,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!」
先讓自己好起才會分享給別人,這是人的秩序。你連讓自己的心安詳的境界都没有達到,又怎能去管別人做得好不好呢?
當我們覺得對方有什麼毛病的時候,通常是我們自己內心還没有安詳…
「德蕩乎名,知出乎爭。名也者,相軋也﹔知也者,爭之器也。二者凶器,非所以盡行也。」
人會表現到讓人覺得她是好人,其實是出自於他愛面子的心…
人會想要讓人覺得她很優秀,很聰明,很會做事,是因為想要把別人壓下去…
你到一個都很不優秀的人當中去很優秀,這代表在潛意識有一個不乾淨的程式…
************哇哇哇**************
我去上易經基礎班,真得有一點在享受「我懂比較多,我比同學好」的驕傲呢…
************哇哇哇**************
這個不乾淨的程式是什麼?
昨天市長官邸的黃先生才說「哇!還好有你在,有你真好…」
我是不是陷入了什麼行為結構的模式呢?
又是我內在自信心不足的外在顯化嗎?
內心愛競爭的外在表現嗎?
當然,我很享受劉君祖老師的課,有些學習不是光看書或聽錄音帶就能得到的。但是「德蕩乎名,知出乎爭」也的確“正中”了我的核心問題。以後在上課時,要特別警愓這個部份。
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衒暴人之前者,是以人惡有其美也,命之曰菑人。菑人者,人必反菑之。
「以人惡有其美也」用人家的不好來襯托自己的好?
又是一次提醒…這種「菑人」真的是非常討人厭的…